服務熱線
400-858-1788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卡車不斷升級換代,加之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卡車行業已不再是一個刻板的領域。因為有了卡車,我們的物流更加方便。但很多人對于卡車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它是用來運載貨物的。
我們都應該對卡車要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卡車分為哪幾種?卡車的歷史?卡車怎么保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卡車的一些基礎知識。
一、卡車的定義

卡車,又稱作載貨汽車,一般稱作貨車,指主要用于運送貨物的汽車,有時也指可以牽引其他車輛的汽車,屬于商用車輛類別。一般可依照車的重量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絕大部分貨車都以柴油引擎作為動力來源,但有部分輕型貨車使用汽油、石油氣或者天然氣。
二、卡車分類

卡車按承載噸位分為微型卡車、輕型卡車、中型卡車、重型卡車、超重型卡車。
微型卡車:總質量小于1.8噸。
輕型卡車:總質量為1.8-6噸。
中型卡車:總質量是6-14噸。
重型卡車:總質量為14-100噸。
超重型卡車:總質量100噸以上。
車型:平車、自卸車、牽引車、箱車、半掛等。
驅動形式:4*2、4*4、6*2、6*4、6*6、8*4、8*6等。
三、卡車的發展

1.卡車的發展之路

世界第一臺卡車
誕生時間:1896年10月1日
誕生地點:德國戴姆勒公司
世界上第一臺卡車誕生于1896年的德國,1896 年10 月1 日,位于斯圖加特附近坎斯塔特的戴姆勒汽車公司寫下了這樣一個生產記錄——“機械驅動載貨車、81 號訂單、第42號車、4 馬力雙缸發動機、整車重量1200kg 、載重量1500kg”。就這樣,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 )將世界上第一輛卡車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發動機驅動的平板載重車,證明發動機動力亦可用于貨運。從那天起,內燃機開始淘汰馬匹,成為道路運輸的主力軍。

世界第一臺柴油動力卡車
誕生時間:1924年3月12日
誕生地點:德國MAN公司
1924年3月12日,德國曼的兩名工程師Sturm和Wiebicke從奧格斯堡的工廠出發,駕駛著M.A.N.Saurer卡車前往紐倫堡。這是一輛4噸重的平板卡車,而它的發動機當時正在用于進行一項重大測試:在四缸發動機中測試柴油直噴技術。
大約在40馬力輸出的情況下,測試人員需要駕駛這輛配備該發動機的4噸平板卡車在5個半小時之內完成140公里的路測。這項發動機技術的成功發明成為了發動機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將意味著設計緊湊、經濟可靠的柴油發動機被用于機動車輛上。

中國第一臺卡車
誕生時間:1931年5月31日
誕生地點:遼寧沈陽
說到中國第一臺卡車,可能很多人會想到解放CA10,但實際上,中國第一臺載貨車,也就是卡車誕生于1931年5月31日,比解放CA10整整早了25年。
當時,遼寧迫擊炮廠在張學良將軍的支持下,從美國引進技術,制成我國國產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2.5噸載貨汽車,該車載重量1.82噸,采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后輪距4.7米,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在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制的,202種是進口的(主要是發動機、電器件、精密齒輪、軸承等),“國產化”率達70%。首輛民生牌汽車在國內引起很大反響。
然而,隨后“九一八”事變爆發,沈陽淪入日寇的鐵蹄之下。工廠被日軍侵占,即將完成的首批40輛汽車及零部件被日軍全部拖走,剛剛萌芽的中國民族汽車制造工業就這樣被扼殺。

2.奔馳載重車的經典時刻
戴姆勒公司,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擁有百年卡車制造史的生產商和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長期以來憑借其世界頂級的制造技術和創新精神,孕育出一個個不朽的傳奇。

1896年,戴姆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發動機驅動的平板載重車
,證明發動機動力亦可用于貨運。這部卡車配備2氣缸的“鳳凰號”發動機,發動機安裝在車尾,可輸出4hp,額定載貨量為1500公斤。
1924年,全世界第一輛量產型柴油發動機載重車問世。這款車用柴油機是OB?2型四缸預燃室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排量和功率分別為8.8L和45~50馬力。
1932年,全世界第一輛量產型輕型載重車LD2000。
1955年,戴姆勒—奔馳推出第一輛量產型平頭載重車LP315。
1969年,LPK1932當選為年度最佳載重車,該車率先采用液壓式駕駛室翻轉裝置和320馬力V-10發動機。
1980年,新一代梅賽德斯—奔馳卡車系列NG80在沃爾特工廠下線。
1994年,電控噴射柴油機開始應用,使車輛達到更高的排放要求。
2008年,全新梅賽德斯—奔馳Actros系列重型載重車。
四、卡車保養知識
1.首保很關鍵
大部分車主在到了首保期,都會按照廠家的規定,去特約服務站做保養。但也有為數較少的車主,既不向工作人員咨詢,也從來不看《保養手冊》,所以也有錯過首保的例子。由于是新車,車主錯過首保,也只不過是機油變黑、變臟一些,不會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

但是專家建議車主最好做首保,因為新車處于走合狀態,機械部件的磨合,對潤滑油需求會比較高,做首保的意義正在于此。
2.二保也很重要
相對來說,二保顯得非常重要。項目涉及到發動機、自動變速箱、冷氣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掛系統、車身部分、輪胎等八大部分多達63個項目的檢測與維護,此外,還包括質檢試車。
可見愛車在經過如此繁多的檢測與維護后,整個車況明顯會進入最佳狀態,行車的安全性能夠得到最好的保障。
3.保養的關鍵項目
(一)剎車片
一般來說,當車輛行駛至4—6萬公里剎車片就要更換了,對于駕駛習慣不好的車主來說,更換行程相應會縮短。

此外,如果車主不做保養的話,就不可能及時發現剎車皮變薄或者完全被磨損。如果磨損的剎車皮沒有及時更換,車輛制動力會漸漸下降,威脅到車主安全,而且剎車盤也會被磨壞,車主的維修費用相應大增。
(二)輪胎換位
輪胎換位對保持車上所有輪胎具有同樣的磨損量有重要意義。正常行駛時,前后輪胎的磨損條件不同,所以磨損不一致。定期將輪胎換位,可以避免這種不均勻的磨損情況。
另外,輪胎維護項目還包括調整氣壓。對于胎壓,車主可不能輕視,如胎壓過高,容易磨損胎面的中部。值得提醒的是,測量胎壓如果不憑借氣壓表,車主是很難目測準確的。

輪胎日常使用還要一些細節問題。如注意胎紋與磨損標志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距離在2—3mm以內就應換新胎。又如,輪胎被扎,如果是胎側部位,車主千萬不能聽信快修店建議,進行補胎,而應立即換胎,否則后果將會很嚴重。因為胎側很薄,修補后將無法承受車重壓力,容易發生爆胎。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按照保養手冊做到規范保養。這樣貨車才不會出現大問題。